ichen

ichen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bilibili
twitter
github
douban
telegram

拒絕為什麼這麼難

"不行"" 不好意思,幫不了你 "…… 拒絕是在人際關係中常見的互動形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對別人的請求或期待,在需要作出拒絕的決定、表達拒絕的態度、採取拒絕的行動時,很多人會經歷一番內心的掙扎:明知不情願,拒絕的話就是說不出口,最後只能違心地接受。拒絕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行為,弄清以下幾方面問題,有利於清晰表達拒絕的意願,並讓對方能夠接受。

否定個人還是回絕要求#

我們都希望人際關係和諧,而拒絕似乎暗含對關係的否定,好像對一個人的請求說 "不",是對這個人的拒絕:我不喜歡你。我們在被拒絕時,可能也有類似的感覺。這種感覺會導致決定拒絕時心生猶豫,甚至擔心害怕。當我們意識到自己不是在拒絕一個人,只是拒絕對方一個具體的要求時,拒絕也許就會變得輕鬆很多。比如,你上午剛結束繁忙的工作,下午還有重要工作待辦,中午想稍微休息一下,此時一個關係不錯的同事,希望你幫他看看下周要提交的材料。如果你擔心拒絕這個請求會讓對方覺得你不喜歡他,很可能就會違心地放棄休息去幫助對方。如果你能夠意識到說 "不" 並非不願幫助,只是此時不能提供幫助,拒絕就不再是令人難以啟齒的事情了。

明確表達還是含糊其辭#

當我們決定拒絕時,也需要耐心溝通與回應。此時,拒絕的態度要清晰,拒絕的理由要充分。比如,拒絕對方某個邀約或請求時,可以清楚告訴對方,"那個時間,我有一個重要的安排",或 "抱歉,雖然我想幫你,但我這裡可能缺乏提供幫助的資源和能力"。多數情況下,理由清晰簡單就好,不需要刻意詳細解釋,否則容易使對方感覺你在找藉口,反倒產生不快。態度清晰、理由明確,對方即使希望繼續說服你,也知道如何在具體問題上溝通。若因礙於情面而含糊其辭、欲說還休,往往適得其反,對方既不確定你的態度,也無法理解問題所在,導致交流受阻,最後不歡而散。

照顧人情還是堅持原則#

"伸手不打笑臉人"" 不看僧面看佛面 ",人際交往中總是有很多潛規則,讓我們在拒絕時百般紐結。在人情和原則的紐結中,先賢孔子已替我們清晰作答,他說:"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用說,堅持原則是第一原則。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掌握拒絕的藝術,儘量做到外圓內方:不傷情面是外圓,不破壞原則是內方。比如,有朋友提出請求:為他的兒子在你單位招聘面試時行個方便。顯然,這既不恰當,又有違原則。拒絕時,可先表示理解對方的心情,然後表明自己應該堅持的原則,即單位的要求和規定。最後給予其他合理且不違反原則的資源,比如向考上的職員了解面試經驗等。這樣既可以讓對方知難而退,又不會心懷不滿;既堅持原則,又不傷及關係。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既要意識到拒絕是自己的權利,不畏難,不礙於人情,讓對方理解你堅持原則的決定;又要掌握拒絕的技巧和方法,不回避,不拖泥帶水,做到明確表達和外圓內方。這樣,我們才能在拒絕中塑造堅定的自我和健康的人際關係。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